運價急跌令班輪業價格戰風險驟升
2013-04-22 17:00:05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馬士基航運執行總裁施索仁(Soeren Skou)警告稱,運營亞歐航線的班輪公司如不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就將陷入新一輪價格戰的硝煙之中。
過去一個月中,現貨市場運價已經出現急速下跌,這迫使大部分船公司推遲原本4月中實施的平均500美元/ teu的漲價計劃。馬士基也不能幸免,公司延后了原本將于5月1日生效的運價上漲計劃,希望市場在經歷了最近的狂瀉行情后能止跌企穩。
數周之內,現貨運價已經跌去約500美元/ teu,市場人士擔憂,運價可能直奔2011年年底水平。施索仁明確表示,亞歐航線再次運行到極度脆弱的狀態,業界如不妥善應對,又一場運價價格之戰將不可避免。
然而,泛太線船公司與貨主正展開年度合同談判,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復蘇,該航線班輪公司有信心在2013-2014年年度合同中爭取較高運價,最近的運價急跌對泛太線影響有限。
從傳統運價表現來看,歐洲、美國至亞洲的返程航線運價遠低于去程航線運價,但隨著亞洲進口不斷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海運量連連攀升,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因此返程航線運價預計可能逐步走高。盡管南北航線走勢略顯健康,但市場比重太大的西行航線運價的暴跌可能對整個行業造成深遠影響。
自從2011年底為搶占市場份額各家船公司大打價格戰造成行業性大幅虧損后,到目前為止,船公司一直高度警惕風險,行業嚴格自律。馬士基估算2012年班輪行業集體虧損高達30億美元,2005年至今,班輪業累積凈現金流為負141億美元,但去年船公司成功讓運價止跌回升,并做到了徹底和價格戰決裂。航運業與航空業不同,后者可以以價換量招攬生意,前者無法通過降價攬得更多貨盤,殺價后果將讓行業蛋糕越做越小。
當前運價的急跌與運力供應關聯度越來越低,2012年運力僅增長約2%,與此同時,馬士基緊縮航線運力高達14%,這都令航線艙位利用率保持高位運行。目前運力需求狀況關乎市場未來走向,施索仁表示,運力需求如能穩住,運輸旺季即將來臨,運價不漲都難。當務之急就是提醒業界切莫相互殺價重蹈兩年前覆轍,如能奏效,市場將快速好轉。
就目前市場狀況,馬士基航運貿易和市場部總監Vincent Clerc評論說,中國春節過后,亞歐航線貨量并沒有如預期中那樣回升,降低運價并不能成為攬貨的靈丹妙藥,有數據顯示,市場羸弱特征依舊,這意味著船公司要想度過難關唯有降低成本收縮運力華山一條路。